直击社会真实困境!这治愈喜剧,太好哭了

时光撰稿人| 小熊软糖

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。

暑期档已经火热来袭。

昨天,时光君介绍了本周上映的《寂静之地:入侵日》,7月还将有《神偷奶爸4》《死侍与金刚狼》等热门进口片。

国产片同样也看点十足,暑期档最暖最催泪的电影,非这部莫属!

《来福大酒店》

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治愈系电影,片名中的“来福大酒店”,并非是真正的豪华酒店。

何谓“来福”?Life,即生命。

“来福大酒店”,名字听上去气派,说穿了,就是开设在医院附近,供付不起住院床位费的病人及其家属长住的便宜旅馆,也是“病友之家”。

萍水相逢的病人们,走进“来福”便是一家人,他们在“临时家人”的陪伴中抵抗病魔,互相救赎。

“钉子户”酒店

蹲了十年监狱刚出来的李青让(黄轩 饰),想跟上时代,找一份普通工作,太难。

他的爸爸生病了,手术费十来万,妹妹、妹夫都没钱。在处处需提供无犯罪记录的当代社会,他处处碰壁。

十年前和他一起混过的兄弟,如今做的是强拆生意。

整条街都被收买,唯独马小琳(柳岩 饰)经营的这家“来福大酒店”,拒绝拆迁补偿,坚持要做钉子户。

老板娘马小琳始终有个梦想,她要将来福大酒店做大做强,成为能收纳更多客人,提供更多帮助的“生命之家”。

不知是福还是祸,让她遇上了刚刚出狱的李清让。

眼见李清让因送老年痴呆患者返回酒店,与老板娘结缘,兄弟生出奸计一条。

他要李清让去来福大酒店卧底打工,想方设法搞黄旅店,让马小琳不搬也得搬。

急用钱的李清让,选择答应了这单“生意”。

自己有了工作,也不能让狱友继续游荡在外。

他拉上好兄弟河北与辣椒,三人一起去来福大酒店打工。

他们本是想给马小琳增加开支,入不敷出之下只能签约卖店。

却没想到,在与这群病人,及病人家属的朝夕相处中,李清让竟寻找到了自己多年苦求不得的亲情与温情。

他的立场,也从助力强拆,变为竭力阻止强拆。

这场螳臂当车式的战争,能否迎来众人期盼的结局?

人间真情

这是一部颇有现实意义的影片。

因为它与四月上映的港影《白日之下》一样,皆是聚焦边缘人群,揭露底层生态。

《白日之下》关注的是弱智群体,《来福大酒店》关注的是钱少病多的癌症患者,被社会排斥的出狱人员。

都是由笼中缩影,见人生百态。但,相比前者的残酷绝望,本片则更温情、更提气。

李清让只许人叫他“李三青”,因为他厌恶父亲给自己起的名字,从来不肯相让。

成绩不好,又叛逆混社会的他,令身为优秀教师的父亲失望透顶。

从小到大,李清让从对方处获得的唯一一次认可,仅是在语文考进前三后,父亲亲手冲的一碗的黑芝麻糊。

即便是为救人入狱,父亲也不肯相信,他才是正义一方。

也是因他入狱,父亲失去优秀教师的工作。这才会在见到他后,气得心脏病发作,甚至不许他靠近探病。

父子矛盾,是扎进李清让心底的一根刺。

直到走进来福大酒店,认识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石和傅爷,他才真正得到来自长辈的认可,感受到趋近于父爱的亲情。

老板娘马小琳,看似蛮横泼辣,实则心地仁善。

曾是癌症患者的她,过去受来福大酒店救济。痊愈后便接受酒店,将这份爱传递下去。

廉价房费只能勉强负担酒店开支。饶是如此,在患者遇到困难时,她还是会再减免一些。

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的号,她帮忙挂;病人闹脾气不肯吃饭,她好声好气地哄;病人记不得吃药,她也会盯着喂。

以单薄肩膀一力挑起整个酒店。可以说,正因为有马小琳,这群无依无靠无助的病人及家属,才有了一个能稍稍安心的落脚地。

跟随李清让的脚步,我们也得以一窥,那些生活中常见,却始终被我们忽略的群体的处境。

缺少女儿陪伴的老石,成为旅店头号刺头,时常大闹,油盐不进。

直到李清让到来,一物降一物,才终于消停。原来老石最渴望的,也不过是被关心,被在乎。

有人久病如傅爷,尿毒症九年,早已没救。

选择丁克的他无儿无女,从不图晚辈照料。住店九年,与病友互帮互助,却也自得其乐。

某种角度来说,和所有病友都相处和乐,令大家团结一心的傅爷,才是酒店的“灵魂人物”。

就连李清让也被他感染,因一碗黑芝麻糊解开心结,彻底融入酒店。

有人生了儿子还不如不生。

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爱梅一身是病,可儿子一年只来两次,每次只会开口要钱。

全靠病友及小琳帮衬,她才得以在来福大酒店正常生活。

然而,忘了一切的她却没有忘记儿子。对爱梅来说,最重要的就是儿子。

有人拮据如毛抠抠,母亲意外摔倒重病。

因承诺要全力抢救,所以明知并无希望,仍是倾尽所有医治,一分钱都不肯给自己多花。

直至最后,李清让给他看了母亲手写的那一句“回家”,才让他终于能放过对方,也放过自己。

接受母亲的离世,步回正常生活。

这里有太多的真实。

有人为省几块钱不舍得租灶头,趁别人热饭时偷馏两个包子;有人心疼白血病的女儿,在天台偷偷给孩子煮四红汤;还有幼年患病的小女孩,最担心的事,是化疗后自己的头发再也长不出来……

生老病死,人生大事,俱被盛装在这一间小小的旅店里。

苦乐喜悲,人间真情,亦在此处静谧流淌。

疾病无情人有情。

你问为什么所有人都要竭尽全力,守住来福大酒店?

因为——

“来福大酒店,我的家。”

笑中带泪

现实题材影片,最关键之处便在于真实。

李清让这一角色,作为沟通出狱人员与癌症患者的桥梁,必须要立得住,才能使观众信服。

为此,导演与编剧特地同三四个出狱人员一起生活了近一个月。与他们聊狱中生活,出狱后的想法,也留心观察此类人群的特质。

这才有了片中明明心肠不坏,但却易怒易爆的李清让。

监狱内形成的各种条件反射,也成为马小琳发现李清让入狱过的契机。

故事的主舞台,来福大酒店,是主创团队实地调研过的结果。

病友之家中人们久病成医,互相取暖,苦中作乐地一起闲聊、打麻将,都是现实中的癌症患者们会做的事。

李清让等人为给酒店拉生意,去医院及附近商店发小卡片等方式,也是这类旅店用以宣传的常见手段。

大量真实细节堆积,才有了如今这个令人信服的故事。

此外,虽着眼于时刻与病魔抗争的癌症患者,但与同类题材作品相比,《来福大酒店》并未刻意渲染悲伤,反而多以喜剧形式,以笑带泪,尽力淡化死亡的阴霾。

因为真正能触动人心的,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,而绝非病症或死亡所携带的绝望。

片中的每个人,都有自己的情感寄托。

李清让始终想得到父亲认可。

入狱多年,父亲送他的表早已生锈停走,他却仍带在身上。

哪怕父亲不愿见自己,依旧想方设法筹措手术费,为对方治病。

毛抠抠倾家荡产也要带母亲看病,因为总觉得“母亲还活着,自己就仍然是个孩子”。

就连已经年迈的傅老,弥留之际所想念的,也还是他的父母,而非为自己没有儿女遗憾。

这是本片的另一动人之处。

每个人心底都藏着一个缺爱的孩子,这份对亲情的渴求,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。

也是因此,他们更能共情彼此。才会彼此鼓励,守望相助。

“人这辈子,死不可怕,可怕的是等死。”

而来福是家,和家人在一起,不算等死。

看过影片后,相信每位观众,都能更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变故,对现状有所思考。

珍视当下,并对未来怀抱希望。

-END-

往期精选回顾

卖座惊悚片回归大银幕,爽!

惊世骇俗!它不愧是暴力美学杰作

 分享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共  条评论

评论

  •  主题颜色

    • 橘色
    • 绿色
    • 蓝色
    • 粉色
    • 红色
    • 金色
  • 扫码用手机访问

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本站不存储、不制作任何视频,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

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附说明联系邮箱,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
© 2024 www.9mcm.com  E-Mail:123456@test.cn  

观看记录